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教学主任王焕晨:以情感激发学生动力

时间:2023-06-01 21:59:39       来源:新浪教育

为了满足北京家庭的个性化国际教育需求,帮助大家选择到适合孩子成长的国际化学校,5月13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3国际教育春季巡展·北京站”返场。近80所北京及全国的优质国际化学校参与了本次活动,上千组家庭慕名前来逛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外,15位国际化学校管理者分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学生的成长案例,并对当下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选择与孩子的能力培养方向进行了全方位解析。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教学主任,资深AP微积分与统计学教师王焕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与人的互动,要用情感的温度激发学生内心的动力,使他们在长期的生命体验中获得最大增量。

王焕晨:

北京四中教育的愿景是“温暖、纯粹、创新”,之所以把温暖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们认为教育的本质一定是人与人的互动,这也是跟四中116年的传统有关,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相结合的新愿景有关。我们提倡以人育人,孩子不能只是知识的容器,我们传递的也不能仅仅是知识,孩子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活泼的灵魂,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力量和独特的人格。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把知识和信息带给他们,还要给他们带来情感。有一个学生,没有选过我的课,但高三时在我的教室自习时听到我跟其他老师聊天,我跟其他同学约谈的过程,觉得教一个学生或者引领一个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他进入大学以后就确定了自己要申请研究生教育学专业。

当时有几点体会,第一点是偶然无处不在,我对他的影响并非我提前设置的,完全是偶然的行为。第二点是教育是无处不在,不需要我对他进行什么信息传输或者语言的讲解,可能只需要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就对他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我也在做学术管理,如果我们的教育注入了老师对学生的情感,达到的效果与仅仅传输知识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三年里,应该有意识的在教育里加入温度、情感,让孩子们有更好的人生体验。

然后再来谈谈“纯粹”,现在教育过程中掺杂了很多不应该有的东西,如此卷的社会大环境下,掺杂最多的一定是功利。如何纯粹做教育,摆脱功利,这需要做到尊重人性、规律,需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但是容易被教育者和家长忽略的是最基本的人性规律,那就是我们的人生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育要做的是长期给人们带来非常好的生命增量,并不仅仅是注重短期的目标。

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给孩子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体育类的,艺术类的,但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而并不是陶冶情操、强身健体这样的目的。虽然家长会用陶冶情操和强身健体这套说辞说服孩子坚持课外班、兴趣班,但是当它跟升学产生一定冲突时,而且学生在兴趣班里没有达到非常好的成绩和遇到提升瓶颈时,家长可能毅然决然的会停掉兴趣班,哪怕这个兴趣班的内容已经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兴趣,也会停掉,因为可能跟中高考冲突了。

短期升学目标如果达到了还好,如果没有达到,学生因为兴趣这样的长期意义缺乏,出现情感问题,这是家长和社会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注重长期的发展,而这个长期是要延长到孩子整个生命的过程,在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很容易出现短期目标无法达成,但有了长期兴趣的支持,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动力去面对以后更长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到要做纯粹的教育。

最后关于创新,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对于北京四中大的教育集团来说,在近十年的教育探索过程中应该是最大的创新,因为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116年从来没有变过。我们所说的创新一定是在一个新的升学轨道上的新尝试,这个升学轨道在2009年之前还没有独立的升学班,2012年前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国际校区,但这十年持续的教育的探索,让我们完成了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的教育实现。

后面把重点落到北京四中教育理念创新,是如何在一些细节和教育过程中落实的,我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我们的选择,我尽量不用选拔两个字。前一阵我们学术校长做分享时提到了他读过一篇文章,成年人的世界是只筛选不改变的,因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他的很多观点、观念已经非常成熟、成型了,如果这个时候试图改变他,你们两个可能会有更多的冲突,这时候不如把他从你的圈子中筛选出去,这仅限于成年人的世界。在未成年人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反过来,我们只改变不筛选,在现在国际教育轨道非常火热的情况下,我们每年可能会收到大几百份学生的申请,但教委对我们也有限制,我们只能招一百名学生,所以不得不做一些筛选。可是筛选和选择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做到多改变、少筛选。

当然我们有一定的学术门槛做初步的筛选,后面我们还有加试面试,很多家长问面试面什么,有没有什么学生可以准备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跟每个家长说的都是一样的,首先我没有办法回答,因为我们的面试并不是要挑选出学生谁更优秀,而是我们要挑选出谁的理念跟我们最契合,谁的情感能够进入到我们的心里,我们的情感能进到谁的心里,只有情感上达到了比较好的交流状态,我们才有可能更好的把知识、能力和理念传递给孩子。

在面试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跟孩子聊天,去探讨孩子之前在做每一项活动或者学某一门科目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想法到底是什么,有没有自我兴趣的挖掘或者自我意识的觉醒。在短短二三十分钟的面试过程中,我们可能也会被很多孩子和家长所谓的伪装所迷惑,当然我们有可能招到或者录取一些和我们的理念并不是完全匹配的学生,但是我们一旦接收了你,就会百分之百接纳你,我们就会用我们的课程设计,老师的温暖改变你,我们就会做到只改变不筛选。

当然我们首先要呈现的是我们的温暖,在这三个图片中展示的老师跟孩子的交流是每天中午都会发生在我们小小的180米跑道上的。有些是班主任看到学生状态是有问题的,我们跟他的主动约谈,有时候就是老师跟孩子在一起做体育运动的休息期间,坐下来聊一聊体育之外或者学术之外的一些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就会用他很多的亲身经历去感染我们的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每一个孩子。

最成体系的肯定是课程和教学,我们如何用我们的课程和教学百分之百的接纳每一个学生?这里当然有家长已经熟知的我们学校非常有特色的20多门AP选修课,高二和高三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我们在这种严格的学术课程之外,还有叫做博雅选修的课程,这个课程是完全以兴趣为导向的,不计入我们成绩单的一个课程。这个表格里面30多门课程是我们近几年老师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专业开设的门类。里面有些是老师的专业方向,还有些老师在课后,自己生活中最感兴趣的话题。

因为没有任何成绩的要求,所以学生选这门课程也是为了和老师一起挖掘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跟老师一起学到专业的知识,还能够体会到一个成年人,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如何探索自己兴趣的,这个兴趣如何在他的生命中,在他的人生过程中给予他更多的能量,只有孩子们有了发展兴趣的能力,他才能在今后更长的生命过程中给自己比较强大的心理支撑。

在高中三年期间他一定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因为公立的国际升学轨道比公立的高考和私立的国际升学轨道更困难,因为我们需要在两年内,10—12年级内完成所有的标准化考试和大学要求的所有硬件考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兴趣,很难坚持走完这条道路,也很难长期坚持的走完自己的生命道路,这也是我们国际校区以人育人共同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希望孩子获得长期的能量。

除了以兴趣为支撑,还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我们孩子的学习习惯就必然要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来对孩子有最终的考核。我们每一个科目最终的成绩都是由这门课上每一次课堂的讨论,每一次课堂的参与,每一次课后的作业,每一个单元的小测结合起来的分数,所以很多学生说四中AP比较严格,因为我们在学校内的每一个时间点或者连续的时间轴上对他进行了考核,孩子在校这段期间,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我们的GPA和成绩是非常严格的。

过程性的考核最注重的不是最终的考试成绩也不是每个小测的考试成绩,我们更看重学生在这一门课程中情感的投入有多少,这个情感的投入是从每一节课的课堂表现,每个课后跟老师的交流,从这些点点滴滴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我们认为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才能在这么长期的生命体验中获得最大的增量。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在学校高中三年有很好的发展,到了美国,到了其他国家,到了工作岗位,都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挑战,因为任何的挑战在他的生命当中都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关,因为他的眼界是开阔的,他的生命是长期的。

这仅仅是我们校区在近11年来的一些教育探索跟教育体会,我们作为只有11年的校区跟116年的北京四中比还是比较稚嫩的,今后我们还会用温暖的人文情怀,尽量创新出更纯粹的教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