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A股组件龙头天合光能(688599.SH)大幅低开后下挫,最终收跌16.34%。
(资料图片)
消息面上,5月26日(周五)晚间,天合光能公告,第三大股东兴银资本(持股10.73%)及一致行动人兴璟投资(持股0.42%)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1.13亿股公司股份,即占公司总股份的5.23%。兴璟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921.13万股公司股份,即占公司总股份的0.42%。
事实上,2022年以来,天合光能股东持续减持,至今没有停下的迹象。
2022年8月17日以来,天合光能累计下跌53.61%,市值已经腰斩。
1、一年多七次抛出减持计划
2022年1月至今,天合光能大股东们一共抛出7次减持计划。
近期,兴银资本和一致行动人兴璟投资连续减持。就在5月26日晚间该股东抛出减持计划之前的5月22日晚,天合光能公告兴银资本及一致行动人兴璟投资已经累计减持2.42%公司股份,套现31.95亿元。
股东们争相出逃的重要原因,或是因为IPO前入股获利巨大。
天合光能2021年6月10日上市,至2022年8月17日,累计上涨396.34%,涨幅近4倍。
今年以来,机构加速出逃天合光能。
2022年年报显示,持股的机构家数为943家,到2023年一季度末降低至219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户热情却不减。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股东总户数32,526户,至2023年一季报,升至43,082户。
2、实控人、上市公司均债务高企
值得注意的是,天合光能实控人高纪凡巨额债务缠身。
2017年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2020年登陆科创板后,天合光能就面临公司缺钱、实控人缺钱的境地。
在退市之时,天合光能董事长、实际控制人高纪凡为获得公司股票曾向信托公司借款45.69亿元,贷款期限为60个月,贷款年利率为6%,2017年至2022年每年6月20日以及12月20日为结息日,2022年3月贷款到期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及本金。
2022年3月,天合光能表示,关于董事长高纪凡个人借贷事宜,据其本人确认,相关贷款已同金融机构达成安排至2024年9月,当前履约正常。
2022年3月2日,天合光能发布了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可转债的公告。在这一轮减持中,控股股东也就是高纪凡及其实际控制的盘基投资、清海投资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了950万张。据钛媒体APP公布天合光能转债在减持期间的行情走势,盘中最高价格达153.97元/张,也就是说,高纪凡减持最高套现14.63亿元。
自从上市后,天合光能的资产负债率逐年走高,从2018年的59.33%到2021年的71.41%。今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70.96%,短期借款更是高达124.25亿元,较2022年末大增27.85%。
债务重担下,天合光能只能融资补血。
今年2月8日晚间,天合光能公告,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8.65亿元,用于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建设及补流还贷。
3、“第一大客户”成谜
除了债台高筑外,天合光能还深陷谜一样的“第一大客户”争议。
2022年,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850.52亿元,同比增长91.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8亿元,同比增长103.97%。
有媒体指出,天合光能靓丽的业绩离不开2022年第一大客户华能集团百亿级别订单的助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第一大客户,从2019年到2021年,华能集团居然连续三年都没能进入天合光能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天合光能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华能集团的承包商或招标中标名单上。
第一大客户从天而降,在天合光能的历史上,可能不是第一次发生。
据网易清流工作室:
“早在天合光能回A上市时,也曾披露过一个忽然出现的2018年第一大客户。这个客户当年不仅为天合光能贡献了28亿的销售业绩,还一口气买下了19家光伏电站。与此次被质疑的从事光伏产业的华能集团不一样,上述2018年第一大客户是一家私募基金,而基金管理人正是与天合光能交情匪浅的兴业银行通过下属公司控制的公司。
……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花巨资买下19座电站的私募基金,随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又将电站悉数卖给了天合光能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事实上,早在2019年,天合光能冲刺科创板之际,财经网即刊发报道《天合光能:利润一半是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大客户疑点重重》。
而今,天合光能债务高企、深陷争议之际,IPO前股东纷纷“跳船”式减持,甚至不惜在股价相对低位时大手笔套现,颇耐人寻味。
来源:泡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