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推迟两天后,期待已久的SpaceX超重星舰组合体终于在北京时间4月20日晚发射升空,开始它的轨道首飞。这枚史上最大火箭在巨大的浓烟中缓缓升起,不断加速,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但它并没有在预期的第2分50秒左右实现一级关机和二级分离。喷着火的火箭在空中翻滚,第4分钟,火箭自毁系统启动,即刻便发生凌空大爆炸,巨大的火箭化作了史上最大烟花。
(资料图片)
超重-星舰组合体发射升空(图源:NSF)
SpaceX公司观看发射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互联网,无数人也发出了欢呼声。
不同的是,一方欢呼成功飞行四分钟,而另一方则为失败欢呼。
在中美关系转向对抗的时代,发生这样的情况不足为奇。中国网民对美国变本加厉的反华政策,特别是打压华为和中国芯片行业,以及星链为美国军方服务等长期不满。
不过,情绪不能带来进步。马斯克到底是不是大忽悠,星舰是不是那么厉害,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对中国航天会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撇开政治因素,理智务实地从技术和战略角度分析一下,也许更有意义。
星舰飞行中,可见未工作的发动机(图源:互联网)
星舰首飞,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马斯克曾经说,“首飞成功率只有50%,只要不炸毁发射台就算成功”。星舰起飞时30台猛禽发动机巨大的烈焰冲掉了发射台混凝土地面,使之变成了一个大坑,飞出的碎片打坏了附近的储罐和车辆。
但除此之外,发射塔完好无损。一级发动机在6台未点火的情况下越过了Max-Q(动压峰值点),到达了39公里高度,证明采用现代技术和冗余设计的多发动机并联设计是可行的。和历史上同样采用多机并联的N1火箭因发动机起火造成四射四败相比,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从这个角度,说星舰首飞基本成功并不过分。
星舰凌空爆炸(图源:互联网)
但失败终究是失败。据称这次发射耗资30亿美元,二级分离失败造成昂贵的星舰飞船还没上场就化为乌有。真空版猛禽发动机、星舰高空再入和防热系统都未能得到实际飞行验证。发动机失效的最大嫌疑是来自发射台混凝土地面破损时飞出的碎片,马斯克承认新设计的台下液冷钢板来不及安装,同时按照静态点火数据错误估计了喷流对发射台的损害。本以为它能承受一次发射。
虽然星舰已是低成本设计,但鉴于它的巨大规模,犯错的成本依然很高。要按照SpaceX惯常的快速迭代方式进行连续试错,资金和进度压力非常大。星舰首飞突显了这个问题,马斯克和SpaceX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星舰发射台损坏情况(图源:互联网)
其实,用首飞的成败来评价星舰并不客观。星舰是史无前例的伟大技术成就和人类历史里程碑,还是骗取资金的营销工具或者针对中国的战略欺骗手段,只有对此做了深入全面的了解并跳出情绪盲区才能下结论。
笔者的观点是,它既不是采用突破性技术的新一代航天运载工具,也不是现有火箭的简单放大和成熟技术的堆砌和叠加。它是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宏大理念和商业考虑、采用成熟适合技术优化设计的创新火箭。
简言之,它是巨人肩膀上的产物,很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当然,它毫无疑问也是自带流量的营销工具。
关键词: